【Text/Kitman Keung;photo/Kitman Keung】
2000 年,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的師生籌資買下空置的工廠大廈做為工作室,許多自其他院校畢業或由海外回流的藝術家也紛紛加入半職或全職「伙炭人」的行列。伙炭工廠區自此成為對香港視覺藝術界有重要影響力的名字。
2007 年的伙炭藝術工作室開放,有 30 間工作室、共 100 位藝術家參與,吸引觀眾達 10,000 人次。今年參加的工作室增加至 34 間,共超過 160 位藝術家。活動在 1 月 12-13、19-20 日於伙炭工業區開放,參加者可以穿過縱橫交錯的工業大廈走廊直到藝術工作室門前,進入藝術家的工作空間(有時同時是生活空間)。還有由專人帶領的導賞團,參訪者主要是初中、高中學生及藝術團體,可以聽到藝術家親自解釋他們的作品。
除了表面的經濟考量(伙炭提供較低租金),伙炭藝術工作室的出現還涉及心理及社會氣氛改變。一個城市的教育、工商業、交通生活等基本建設發展成熟後,香港的新生代基本物質生活不成問題,開始追求一種新的生活模式。
來自比利時的 Sarah Van Ingelgom 非常喜歡東方文化及語言,曾去過日本及中國。她四年前來港,當時從事的工作和藝術完全無關,三年前參與開放日,她發現在人們稱為「文化沙漠」的香港也有這樣有趣的環境和創作空間,海外藝術家到港必定參觀之地。為了一圓夢想,Sarah 開設 Blue Lotus Gallery,平日接不同的 freelance 工作。通常畫廊是把藝術品帶到收藏者面前,但在伙炭設畫廊則是把收藏者帶到藝術家面前,加強藝術家之間的溝通,也作為藝術家與收藏者的平台。
關於畫廊營運,Sarah 還有學習與探索的空間,在這裡,她有較多自由去嘗試一些比較冒險和大膽的意念。因為大家都知道:在中環,藝術冒險會因為商業壓力無法實現。
網址︰http://www.fotanian.com
【DFUN 設計風尚誌 2008. Feb. No.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