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5日 星期二

未來的軌跡:台灣當代藝術展 (下)

【文/陳沛岑】

關於土地、傳說、宗教與精神性的思考

在展覽中許多藝術家的作品反映了台灣在地的氣息與特有的傳說,例如劉高興的《酷熱》、李明則的《四海一家》,透過畫筆,他們描繪了對於台灣特有的氣候、地理環境的理解;張和民的《海浦猴精》則以陶土,混合他對兒時聽過的民間故事的記憶與自我想像,捏製出一系列充滿趣味性的「猴精」作品,例如在當中可見猴精爬到屋頂上,以釣魚線絲勾拉偷取人們餐桌上的食物,面對這樣的作品,有位當地觀者說:拿坡里也有與此相似的傳說,只是在此猴精被「小精靈」取代,精靈同樣會藏取家中的物品、捉弄人們,在此意外地獲得共鳴。

應邀參展的李俊陽則選擇至現場就地作畫,在兩天的時間內,於一半開放的小空間裡,畫出一散布在四面牆上的巨型《七彩迷魂陣》,基本上這是一個人物/人偶的造型,人形的身體裡有許多他隨興致所畫的填充塗鴉,李俊陽所用的色彩與繁複的手繪圖案,讓人不禁聯想到台灣廟宇裡那些有著傳統工法的雕飾與壁龕上的畫,帶著一點水墨的筆法,當中表達了他對生活、對人的理解、宗教的看法與些許玩世的嘲諷,李俊陽說:「整件作品其實只是在講有著各種表情、不同面貌的人,而不是特別在講人的什麼事情。」當走進這個空間,在漫步、低頭、抬頭的觀看之中,也走進李俊陽的遊樂場。

而對於宗教、精神性的思考凝聚展現於洪東祿與林書民的作品之上,洪東祿展出從2002至2004年創作的3D光柵片「涅槃」系列影像作品,當中涅槃而坐的神佛被洪東祿以一科技複製再造的「小紅」取代;而林書民的《內功》為與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研發的互動影像裝置,在一泛藍光的半密閉式空間中,有一個由投影生成的水池,水池的兩岸各有一張具科技感的座椅,林書民的助手邀請觀者分別對坐在椅子上頭,並替他們帶上一「腦電偵測器」,此用以讀取參與者腦中的α波,並根據α波的強度來讓池中的蓮花開花,或讓遊魚入網,當參與者的心念越平靜、越集中,池中的蓮花就會開得越大、入網的鯉魚就會越多,而蓮花有兩種不同的顏色,代表分坐在對岸兩者不同的心念,也因此讓兩方有比較、對照的依據;如曾芳玲所說:「這件作品讓觀者經驗一個互動的過程,找回我們自身或許已遺忘的神祕能量」,而這個能量是與自己的心靈對話的能力,作品營造了一個沉澱的空間,現場許多民眾對此多感到十分新奇,並躍躍欲試,在場圍觀的人也相當多。

對於人與現代社會的觀察

在展覽中,另一件帶有直接互動性的裝置作品是蕭聖健的《你可以再打我一巴掌》,在螢幕的中心,所見的是一個帶著眼鏡的大人頭,臉上的表情十分老實甚至有些靦腆,在臉頰的一邊,有個手掌型的符號,觀者可透過身體的移動操作作品中手掌的位置,比如,給作品中的人一巴掌或是一拳,掌聲落下時,投影中的人會呈現被打後的反應,例如誇張地飛出去、整張臉向左偏,但隨即其馬上會似帶著一絲苦笑回到原來的位置,等待下一個拳頭的到來,投影上頭並會出現兩行英文與義文字句,如「ok,我還不夠好」、「這都是我的錯」、「這並不痛」等,蕭聖健指出聖經上所說「若有人打你左臉,你必須把右臉也讓他打」,這種看似只有聖人才做得到的行為,他認為是現代人人必備、並經常在練習的「生活技能」,例如在工作中若被上司欺壓,可能不僅要逆來順受還得要陪笑認錯;當中諷諭與阿Q精神不言而喻,同是使用互動媒體,他呈現的是與林書民迥異的思考路線,關注在生活中人與人的互動關係。

呂沐芢的作品《有完沒完》延續這個「人」的主題,進一步對現代生活中人的狀態、身體意識、內在的自我意識提出思考,他在一長條形暗室空間中的兩面牆上作呈現L狀的三個序列投影,影片裡的人物是同一個裸身的男子,在第一個影片裡他一動也不動,臉上的表情呆滯僵直地站在中心、看著前方面對觀者,而有許多他的分身,不斷走進又走出他的身體,在此身體像個軀殼;第二個影片中有許多從左、右作橫向走動,偶有停頓的人,像是處在作選擇但又無法抉擇的狀態;第三則是裡頭的人物開始激烈地互毆,展現對立與衝突,空間中三個影像配合著像是從身體裡發出的急促低喃、吼叫、低頻聲響,將觀者拉入一個不安的狀態裡;呂沐芢自言:「在作品裡我談的是一個自我認同的問題,以及人們對於當代生活的焦慮」;此作品除了被選作為展覽圖錄的封面、展覽海報外,也受到不少當地觀者的肯定,認為除了反映當代的焦躁衝突,作品也十分具有強度與渲染力。而其他參展的還有曾於2005年獲得「高雄美術獎」的黃勝彥,其作品《心相》以寫實的手法描繪無數雙交疊在一起的手,有些指頭是變形、年老的、稚幼的、健康的,在寂靜中透露衝突的力量;許哲瑜則帶來創作於2005年的「所在」系列作品。

一個不重北輕南的「台灣當代」

台灣雖然不大,但長時間以來,有不少人指出台灣的藝術圈有重北輕南的現象,相較於北部地區藝術家的活躍,南部或許由於地緣關係,藝術家在展覽的曝光或活動的參與上顯得較為沉潛,但觀看這次至拿坡里展出的藝術家名單,隨即能讀出與過往對於「台灣當代」不盡相同的詮釋;例如參展的藝術家除了幾位是在國際上已具知名度、或活躍於北部外,當中有半數以上是出身、長期活動於中南部,特別是高雄一地的藝術家,這無非與高雄市立美術館同為此展的主辦單位有絕對的關係,然而藉著這樣的南北組合,多元相異、不同的創作型態與思考在此發聲,帶來「台灣當代藝術」更多的可能性,亦豐富了其中的內涵。

註1:德芮根娜薇克(Julia Draganovic)於受訪時指出:義大利的當代藝術家在如何面對義大利的傳統、處理自己的過去時,表現出些許困難,選擇忽略或是保守的承接是兩種顯著的態度;並且,當地的民眾歸因於義大利有悠久的藝術文化歷史,在面對當代藝術作品時,在態度上也是相對保守的,因此她企圖藉著策畫這個展覽,展現台灣藝術家如何與過去共 生、把傳統文化孕生的能量養分轉化為當代的藝術語言,來為當地的藝術家、民眾帶來一些啟發。
註2:本文所引用關於策展人與藝術家的論述,若無特別註記,皆出自筆者於 11月與策展人及藝術家的訪談。

【典藏今藝術2008年2月號。訂閱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