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喬.希爾(Joe Martin Hill);翻譯/宋偉航;圖/本刊資料室】
另一市場的「中國現象」
在作進一步申論之前,幾個落在中國當代藝術之外的參考點,尚須一提。首先,另一市場裡也有「中國現象」。「埃雪富時新華25基金」(iShares: FTSE/Xinhua 25),這一支追踪中國股指數的基金(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號:FXT),2006年3月31日的收盤價為74.28美元,而蘇富比在紐約首度舉行亞太當代藝術拍賣,就在這同一天。至於2007年10月5日,最近一次香港秋拍前一天的禮拜五,FXI收盤在191. 61美元。因此,這一支中國指數同樣在這18個月內上漲了約158%──未若蘇富比紐約亞太當代藝術拍賣的總額可觀,但以股票指數言,怎麼看都是很顯著的漲幅。不止FXI股票以蘇富比拍賣平均價的一小部分就可以買到,而且流動性極強;雖然成交量(交易的股份數量)每天有別,但是,2006年3月31日的成交量是267,100,2007年10月5日則是5,824,300──增加了20倍。這裡的重點,不在於把中國當代藝術當投資,拿來和股票指數基金比較,二者各有其利益,也有其風險。這裡要說的是,同一期的這18個月內,股市指數飆漲加上畫作成交量暴增,顯示在這期間熱門的不僅只是中國當代藝術而已。凡是和中國沾得上邊的──尤其是和中國大陸沾得上邊的,只要不是最近屢登頭條的瑕疵消費品就好──幾乎全都很「火」。
驚人的增值幅度
現在再回頭談「藝術」。2004年11月9日晚上,我就正在蘇富比的夜拍現場,那時羅斯科(Mark Rothko)1954年的漂亮大畫《No.6(Yellow, White, Blue over Yellow on Gray)》,以1,736.8萬美元賣出(內含蘇富比佣金),遠遠超過預估的900至1,200萬美元。這樣的金額,看來應該是要咋舌才對;賣主當然很是高興(賣主是慕欽(Robert Mnuchin),由高盛(Goldman Sachs)高層退下來轉任藝術經理人)。這一幅作品上一次在蘇富比公開拍賣,是1987年5月,售價是92.4萬美元,由此可知這17年的年報酬率是眾所豔羨的18.2%──若真要把這樣一件空靈脫俗的畫作用粗俗的金錢價值來玷污的話。那一晚的拍賣成交總額,達9,350萬美元,創下15年來的新高。先前的拍賣紀錄,是1989年11月創下的──時間正好在藝術市場出現世人難忘的倒栽蔥,直墜而下久久無法翻身的前夕。
當然,2004年11月羅斯科的買主一樣可以好好高興一下:由於買得起的人愈來愈多,羅斯科的重要作品一幅現在就算賣1,740萬美元,還根本像是撿到了便宜!大衛和佩姬.洛克斐勒(David and Peggy Rockefeller)夫婦收藏的羅斯科1950年略小一點的《白色中心(在紅色上的黃色、粉紅和紫色)》(White Center(Yellow, Pink and Lavender on Rose)),在2007年5月的蘇富比拍賣,以7,284萬美元落槌。這一幅畫是洛克斐勒家族於1960年向席德尼簡尼斯藝廊(Sidney Janis Gallery)購入的,此後便一直在該家族手中。雖然《白色中心》絕對是兩幅作品裡面比較重要也比較好的,但兩幅畫的售價,依然可以拿來約略大概算一下羅斯科的重要作品從2004到2007年增值的幅度:約319%。
全球當代藝術市場普遍旺盛
5月15日蘇富比的拍賣所得,高達2億5,490萬美元的巨量,較諸2004年11月破紀錄的成交額,增加達172.6%──雖然其間有很多紀錄都已經破過了。我記不清楚5月15日的成交金額是否創下新的紀錄,但從數字一直往上飆的情況來看,作記錄就顯得沒有多少意義了。第二天晚上,佳士得緊跟著舉行拍賣會,一別苗頭,賣出74件作品,金額高達3億8,470萬美元。那一場拍賣會最搶眼的作品,是沃荷(Andy Warhol)1963年的《綠色車禍──火燒車》一號(Green Car Crash—Burning Car I),90x80英吋的經典之作,以7,172萬美元賣出,預估價是2,500萬至3,500萬美元。那一場拍賣會也拍出了沃荷1962年的《檸檬黃夢露》(Lemon Marilyn),20x16英吋的帆布畫作,以2,804萬美元賣出(預估價未公布)。等到了5月16日晚上落幕,拍賣會上出手的十幅沃荷作品,已經進帳高達嚇死人的13,670.4萬美元,羅斯科1961年的兩幅精緻作品,進帳436萬美元,一幅德庫寧(Williem de Kooning)賣出1,910萬美元,一幅瓊斯(Jasper Johns)賣出1,740萬美元……總共有26位藝術家的作品,創下新的拍賣紀錄,有65件作品的售價超過100萬美元,74%的售價都高出高預估價……事情就這樣。
這倒不是在拿羅斯科、德庫寧、沃荷或是瓊斯作品售出的天價,來和中國當代畫家的售價作比較,中國當代畫家的售價雖然已經狂飆,但還是比較低。這樣的比較,以藝術史的角度來看,在我只覺得荒謬之至;這比較我稍後會再回來略談一下。反之,這裡東一串000、西一串000,為的是要指出現今旺的不僅只是中國當代藝術,現代和當代藝術市場,有很大部分全都跟著很旺。前幾百年裡,當代藝術從來未曾在同一時間,吸引到這麼多人注意,而且,還是在錢潮好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時候。「這年頭不值錢的東西就只剩錢」先前我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同儕,就跟我說過這一句話。
總之,迷「中國東西」的人變多,對當代藝術的興趣變廣,市場的錢坑像是無底洞,價值低估的新興風險性資產大爆炸隨之冒出投機客──這些加總起來,就創造出絕對完全的環境,供中國當代藝術發展。而中國當代藝術由此會再往哪裡去,每個人都像掐指神算,只是,有的人算得準,有的人算不準──其他人則是用推論的吧。不過,過去這三年我們目擊的發展速度,無疑是無法持續下去的。沒有哪一資產類別可以用每六個月擴張30%以上的速度發展下去,漫無止境。這樣的動能──到目前為止跑得還真是快──終究有耗盡的一天。這不是說價格一定會往下跌,或不再往上爬;只不過,價格終有一天是沒辦法跟最近一樣攀升得這麼快。只是在飆得暈頭轉向的市場裡,只要一有平盤的走勢,在有些人,可能就覺得像是天塌下來了。
未知的歷史定位,無法比較的價格
所以,若是羅斯科或沃荷的一幅作品都可以賣到7,200萬美元,另外還有很多畫家也都可以輕易就賣到500萬美元或1,000萬美元以上,那麼,有誰看到張曉剛或是岳敏君的作品標價為幾百萬美元之後,就該瞠目結舌的呢?若分開來個別看,當然不必。只不過,拿沃荷去和岳敏君或是王廣義──舉例罷了── 作比較之所以禁不起推敲,不僅在於沃荷是沃荷,而別人都不是沃荷;光這樣子看,幫助不大。這樣子作比較很笨,是因為蘋果和橘子雖然是在同一區域市場用同一類貨幣在作買賣,但用二者的相對訂價來判斷蘋果或是橘子的本然質素,未必特別有用。沃荷在1960年代以降的藝術發展太過重要,影響也太長久──而且遍及全球,王廣義的作品即為明證(艾未未的創作手法也是)──20世紀少有藝術家可以與之相提並論者,尤以20世紀後半葉為然。沃荷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大家在後世藝術家的造型策略和創作手法上面,一直都看得到沃荷的遺緒,而且是遍及全球。而這一點,是否就可以證明7,200萬美元的標價合理呢?我不知道。不過,管你喜不喜歡他,沃荷的作品和生平,確實是後世發展的基石,而且,現今看起來,這一層關係還要更切近。沃荷自己就說過,「我喜歡把鈔票掛在牆上。你若要花20萬買畫,那我看你還不如把這些鈔票捆好直接掛在牆上就好。這樣,有人到你家去,最先看到的就是牆上的鈔票。」
沃荷於1987年過世,得年58。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超級巨星──大部分都生於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看來都還有好幾年餘裕可以追趕,再讓我們拿他們的作品去和沃荷終身的創作作評比。不過,我們也該記得,沃荷的市場本身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早期也是很低迷的。所以,或許還要過個 20年,我們才有辦法真的來比較個別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在市場上該有的地位,及其於國際藝壇引發的迴響和有何重要的影響──也就是:他們於同輩和後世有多大的衝擊。就是因為這樣,我才說拿羅斯科、沃荷或瓊斯來比較價位會顯得似是而非:這連說拿中國蘋果和西方橘子在比也不算,這簡直就是拿不同世代摘下來的果子在比,產出國是哪裡就根本別提了。荷於1987年過世,得年58。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超級巨星──大部分都生於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看來都還有好幾年餘裕可以追趕,再讓我們拿他們的作品去和沃荷終身的創作作評比。不過,我們也該記得,沃荷的市場本身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早期也是很低迷的。所以,或許還要過個20年,我們才有辦法真的來比較個別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在市場上該有的地位,及其於國際藝壇引發的迴響和有何重要的影響──也就是:他們於同輩和後世有多大的衝擊。就是因為這樣,我才說拿羅斯科、沃荷或瓊斯來比較價位會顯得似是而非:這連說拿中國蘋果和西方橘子在比也不算,這簡直就是拿不同世代摘下來的果子在比,產出國是哪裡就根本別提了。
生於1950年之後的藝術家比較
不過,一旦把焦點調整到比較可以作比對的事情上,結果還真的頗有可觀。在此不妨改看一看世代相近的藝術家──像是把全世界生於1950年後的藝術家拿出來比的──而且作品經大型拍賣公司落槌價達七位數者來作比較吧──這所謂的大型拍賣公司,就姑且以倫敦和紐約的佳士得、蘇富比為準吧。這樣劃出來的範圍,無疑是可以貼上「全球當代藝術」的標籤;而且,這範圍裡面,就有蔡國強(生於1957年)、岳敏君(生於1962年)、和張曉剛(生於1958年)等人的作品,在拍賣會上售價超過百萬美元。
在此,我可能會掛一漏萬,而且,到了下禮拜名單可能就又不一樣了。不過,在我寫這一篇文章的時候,我數得出來的這一類藝術家,連中國藝術家在內,約莫只有30位──相較於現今動輒要從荷包裡掏出來的天文數字,是少得很奇怪。這「百萬俱樂部」的會員有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 1960~1988)、哈林(Keith Haring, 1958~1990)、孔斯(Jeff Koons, 1955)、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 1963)、赫斯特(Damien Hirst, 1965)──全都算是沃荷的嫡傳或是門人,只是層面不一──外加美國人稱「不良少女」的畫家優絲卡瓦潔(Lisa Yuskavage, 1963)和她的英國同輩薩維爾(Jenny Saville, 1970)、希絲莉.布朗(Cecily Brown, 1969),這幾位算是俱樂部裡最年輕的。德國攝影家安德瑞斯.高斯基(Andreas Gursky, 1955)也有此架勢;他在美國著名的同儕雪曼(Cindy Sherman, 1954)亦然。比利時畫家圖伊曼(Luc Tuymans, 1957)和生於南非的瑪琳.杜瑪絲(Marlene Dumas, 1953)、蘇格蘭的多依格(Peter Doig, 1959),也都躋身其間。
至於中國這一邊,我寫這篇文章時,有九位生於1950年後的藝術家躋身這一「百萬俱樂部」──這幾人是蔡國強(1957)、陳丹青(1953)、方力鈞(1963)、冷軍(1963)、劉野(1964)、嚴培明(1960)、岳敏君(1962)、曾梵志(1964)、張曉剛(1957)。另外還有幾位,不出幾個禮拜或幾個月,也應該可以跟他們平起平坐。但這裡最特出的一點,還是這俱樂部那麼快就從歐美獨擅勝場變成有近1/3都是中國人了。至於這市場比較晚才打進來的人裡面,有幾顆最亮的新星,已經數度締造耀眼的成績:我在寫這一篇文章時,張曉剛已經有20件作品於2006和2007年售價衝破百萬,岳敏君有十件(全都在2007年),劉野有五件(全在2007年),曾梵志有六件(一樣全都是在2007年)。我相信再過幾個禮拜這數字會再攀升,「百萬俱樂部」的會員很可能會再多好幾人,不管是不是中國人。
依這樣的數據,我看有三種可能的解釋。第一,我們應該可以說,現在有一些非中國籍的藝術家,其作品相較於中國的同輩,售價算是打了折扣;這就使得中國當代藝術家於枱面上的價格,變成了國際同儕團體比較分析的基準點,也由此可以推論,應該還有「別的」同級甚或略勝一籌的藝術家的「價值」,未獲認同。另一方面,我們可能也可以說,中國當代藝術最閃亮的明星(或者至少有幾位),目前的價值是高估的,這就又使得當代國際藝術家於枱面上的價格,成為同世代同儕團體裡的基準點了。最後,可能有人要說,如今,國際上生於1950年後最重要的藝術家裡,有整整1/3都是中國人──雖然不過幾年前,根本沒人想得到會有這狀況;而這樣一看,就等於是把市場價值當成「重要意義」的替代詞,而「百萬俱樂部」的人口統計資料,也就只剩表面價值了。上述這些說法或許各有千秋,有的切中真實面的部分遠大於其他;只是,這些說法無一算得上充分。
由於市場上琳瑯滿目的各色飛靶還在繼續演進,讀者可以自行就數據資料來選擇自認為可信的解釋──若真還有可信的解釋的話。從今而後的發展,任誰都可以作解讀。只是,現在最清楚可見的僅只是:我們現在的處境,18個月後絕對不會一樣──這一點,有些人的解釋可能就比較好了。(本文譯自〈Taking Stock〉,《Yishu》,2007.12,頁44-50)
2008年3月19日 星期三
「藝」股熱談 (下)
標籤:
Artist,
Auction,
China,
Contemporary,
Hong Kong,
Industry,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Market,
USA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