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4日 星期二

倫敦設計到了「重新設計」的時候了!

【text/Stanley Huang;photo/Stanley Huang(黃俊銘,倫敦政經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設計」也有「身分認同」的困難?倫敦設計博物館一項新的設計大獎,打破傳統取向,其分類的新趨勢,足以說明,英國引以為傲的所謂「設計」,是到了「重新設計」(redesigning)的時候了。

「設計」也有「身分認同」的困難?倫敦設計博物館在保險業者的贊助之下,宣布啟動一項新的設計大獎「Brit Insurance Design Awards」。它將獎項分為建築、平面設計、時尚、產品、傢俱、互動新媒體、交通等七大類,打破傳統取向。英國媒體分析,該獎分類的新趨勢,足以說明,英國引以為傲的所謂「設計」,是到了「重新設計」(redesigning)的時候了。

此話怎說?倫敦設計博物館從 2003 年開始頒發「年度設計師大獎」,設計過 iPod、iPhone 的 Jonathan Ive 是 2003 年首屆得主,可謂實至名歸。不過 2005 年選了設計監獄、學校管理系統的 Hilary Cottam,就被認為有點「離譜」了,保守派博物館董事甚至不客氣地批評:「如果 Hilary Cottam 都可以稱為「設計師」,我也許可以提名出版社老闆角逐布克獎(The Man Booker Prize,英國最重要的小說文學獎)」。

設計,究竟指涉一種「功能」;一種「服務」;還是設計本身就是一項產品?今年館方不再頒給「設計師」,改以就作品論作品,並將七大分類清楚列出,彷彿為過去如系統服務、虛擬建築等非「設計」類別,展開「正名」的工程。

入圍的一百件作品,除了 Herzog & de Meuron 的北京「鳥巢」,SANAA 的「The New Museum」及 Thomas Heatherwick 的「East Beach Cafe」等主流大作,名氣實在凌駕該獎項。也有像 Martino Gamper 的「100 Chairs in 100 days」等創意之作,他以「天下沒有完美的椅子」為概念,一百天改裝一百張椅子,由於取材限破舊椅子,部分組裝之後反而流露古典氣息,在展場相當受注意。另外,巴黎去年七月在街頭推出的流動自行車系統(Velib Communal Bicycles),取代公車及地鐵;倫敦在尖峰時段推出的塞車稅(Extension of Congestion Charging),還有為開發中國家孩童設計的超迷你 laptop,也都在入圍名單。

作品此刻正在設計博物館展出至 4 月 27 日;3 月 18 日將揭曉得獎作品,獎金為 25000 英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