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逸之】
近年來各國機場經營者喜歡到荷蘭史基浦機場考察。
因為儘管荷蘭有個鹿特丹港稱霸歐洲,但那是因為鹿特丹港得天獨厚,串穿歐洲大陸的幾條大河如萊茵河都到這裡出海,給了他成為集港口與河運的最大集散地。
但是空運上,就如主管航空事業的荷蘭交通部次長貝克所言,「荷蘭完全沒有空運的先天優勢可言。」這個內需市場只有1600萬人口的國家,不像德國有8200萬、法國6200萬人口,又地處歐洲邊緣,如何做到歐洲第四大客運、第三大貨運機場?
不只小國大機場,過去27年內,史基浦機場還拿下全球130座世界與歐洲最佳機場的國際大獎,光是去年就被七個評等機構評選為最佳機場,今年更得到國際機場協會(ACI)歐洲最佳機場殊榮。
在2006年,史基浦機場集團營運創下歷史新高,2300位員工創造營收10.37億歐元(約新台幣484億元),成長9.4%,稅前獲利大賺2.91億歐元(新台幣136億元),毛利率高達31%,還比世界第三大電腦業者宏碁(2006年稅前獲利102億元)更會賺錢。
但是史基浦機場並不以此成績自滿,反而不斷追求突破,今年初提出2025年發展計畫,用機場帶動周遭的都市開發,預計在機場周邊建立貨運都市(Cargo City)與物流園區,希望擴充客運量到8000~8500萬人次、貨運350萬噸。
企業化管理:注入民間活力和經營彈性
分析邊緣小國的史基浦機場為何有今天成就,有幾個成功訣竅。
首先是,當台灣的機場都還在民航局官方管理時,史基浦機場早在50年前就已經企業化。「我們的運作其實完全像一家民間公司,」史基浦機場投資關係部經理馬丁(Martijn L.D. Schuttevaer)說。
1958年由荷蘭政府、阿姆斯特丹與鹿特丹市政府成立了史基浦機場管理公司,儘管股權仍在政府手上,但把經營權委託給專業團隊,政府只負責航空政策的制定。
荷蘭政府敞開心胸,將手中的機場、海港,能委外企業化經營的,都盡量外包,「讓民間的活力注入到機場內,」外交部常務次長張小月觀察。
史基浦機場既然公司化,除了嚴守和國家安全有關的法令責任外,整個經營相當富彈性,史基浦機場是非常獲利導向的。一位台商便表示,他曾經計畫在史基浦機場內申請設立推廣台灣觀光的攤位,結果機場評估這一個攤位很難獲利就婉拒申請。
「只要有賺錢的機會,史基浦機場都不會放過,」荷蘭觀光局台灣代表蔡季說,每三個月史基浦機場都會進行機場設施的更新,隨時提升客戶的滿意度。
最近十年,史基浦機場受到鄰近法蘭克福與希斯洛機場的威脅,也更積極提升服務,「進出史基浦機場九年,航站就動工提升設備了四次,機場一直讓你有很亮麗的感覺,」曾派駐荷蘭九年、明基電通總經理李文德觀察,像是去年,進出史基浦機場的日本商務旅客愈來愈多,機場管理單位就立刻在日本旅客必經的路線上,增設了日本壽司吧。
例如,大部分機場的出境旅客都是在通過海關的查驗證照之候,就立刻檢查隨身行李,造成在X光機前面大排長龍,但是半年前,史基浦開始實施在登機的候機室前才檢查隨身行李,讓旅客有更多的時間,放鬆心情在免稅店購物。
輸出機場經驗:獲利逾30億,占總營收6%
「這樣的改革在桃園機場可能要公文往返好幾年,還不見得可以做得到,」桃園縣長朱立倫表示。
挾著亮麗的經營績效,史基浦管理集團更把經營的觸角延伸到全球,幫其他國家管理機場。
史基浦機場接連買下荷蘭境內的Lelystad機場、鹿特丹機場與Eindhoven機場,並參與瑞典斯德哥爾摩機場的投資、經營義大利米蘭機場及香港機場貿易港區的不動產業務等,愈來愈積極。
「我們比別人更懂得從人性角度經營機場,絕不放棄任何一個機會,」史基浦機場行銷總監威爾可(Wilco J.M. Sweijen)半開玩笑地說,「交給我們經營,桃園機場一定會很不一樣。」
截至去年,策略聯盟與參與國外機場的委外經營的業務,已為史基浦機場帶來6600萬歐元(約新台幣30.8億元)的營收,占集團營收6%。
下一步,史基浦集團將爭取向政府爭取股票上市,希望獲得更大的自由資金來布局全球。
其實史基浦管理集團已經向政府提出過股票上市計畫,因為政府怕上市後,機場經營會忽略區域發展需求,而完全獲利導向,已被政府打回票。馬丁苦笑地說,還必須繼續溝通。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1月號】
2007年11月17日 星期六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